虽然只有5个人,但人人都是善于钻研、技术过得硬的业务尖兵! 虽然只有5个人,却个个是工作走在前、能吃苦耐劳的岗位模范! 这就是天工工具非标刀具分厂数控磨工组,平均年龄35周岁,班组主要承担铣刀、成型刀、麻花钻等产品的精磨加工。他们内部团结、工作扎实,在组长王柏勇的带领下,成为了分厂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并荣获公司“先进班组”称号。 能担当善打硬仗。 “企业好了,个人才会好。”这是磨工组的共识。“我们数控磨工组个个有担当精神,这一方面来自大家的敬业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个组5个人拧成一股绳和大家互相鼓舞着而形成的。”组长说,“担当就表现在敬业上,就表现在岗位上到底能使多大劲上。” 数控生产承担着全厂70%的任务量,尤其是大量的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的硬质合金铣刀、成型类刀具。去年7月以来,市场形势好转,天工工具迎来了一大批订单。磨工组认为这是一场打翻身仗的绝好机会,但同时又面临着交货期短、任务重的严峻考验。王柏勇召集班组会,说明任务,讲清压力,分析困难。经大家讨论,决定开启夜班赶进度,采取倒班方式,确保所有澳大利亚ANCA磨床24小时运转,充分利用一切时间保证生产,以保证不丢订单,并将合格产品按期交付用户。在奋战的一年里,以每天400支铣刀的磨制速度为基本点,加班延点成了常态,每个人都很辛苦,但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 强练兵提高技能。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单单是靠加班延点,更是凭借扎实的职业技能和得当的工艺来保证的。这样的观念早已深深扎根在磨工组每个成员的心中。“闲时练兵,忙时冲锋”。王柏勇说,“我们这个团队已经养成了这样的良好习惯。在任务不紧张的时候大家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包括学习相关书籍。班组经常组织大家一起针对典型工序、难点工艺进行探讨、攻关,加工经验交流更是经常的事。” 数控磨工组14年新增加了4名学徒,技能掌握的参差不齐,组长就带领老师傅采取"一帮一行动",积极传授磨工技艺,老师傅做到毫无保留,针对小组产品类别多,加工工艺高的特点,一一强化新人技能和实际演练。 数控磨工组开展了“学技能,做全能”夜间技能培训,保证每个产品环节都有一位或者几位专长的技工。现在磨工组人人都有一技之长,能够在一定领域独挡一面,新人技能提高也很快,特别是直接去ANCA公司学习的2名技工,带回了更多的加工技艺。“近年来,我们这个班组加工产品所用的时间在不断降低,而产品的质量却不断的提高,这和磨工组成员平时的点滴努力是分不开的。”王组长最后总结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