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正经历着“破茧成蝶”的美丽蜕变。今年5月,在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大背景之下,镇江果断决策成立“航空航天产业园管委会”,不仅标志着新区航空航天产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凝聚着中国航天梦想,将会成为未来中国的主导产业。
今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发布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明确提出,将依托镇江航空基地,加快建设航空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选择镇江开展航空政策试点;在镇江重点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产业。———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已然上升至国家战略发展层面。
产业链上的集群发展
宽阔的跑道以及与此相配套的停机坪、联络道等,都在表述着大路机场的“气魄”。而航站楼的建设此刻已经进入倒计时,火热的建设场面丝毫也不逊色于江南七月的季节炎热。据介绍,按照序时进度,机场10月份将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大路机场总投资约500亿元。镇江充分利用国务院的支持,开展通用航空政策试点的机遇,加快大路机场建设,在一期工程建设完成、机场许可取得后,2014年完成二期建设,最终建设成可停靠大型越洋公务机的4C级全天候通用机场。以机场的建成运营为基础,镇江将加快引进通用飞机运营管理、航空俱乐部、飞行驾驶培训、飞行体验中心、紧急救援等通航服务产业。目前,新区正在重点推进机场运营、公务机固定运营基地(FBO)、紧急救援中心和飞行员培训学校等项目。
在招商方面,镇江新区利用现有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业基础,加强技术引进、深挖发展潜力,做大做强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业;配合整机项目,引进航空航天配套产品制造企业;发挥产学研平台和专业载体功能,积极引进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项目,包括航电系统、航空信息系统等。构建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公务机整机项目的落户,对新区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
整机方面,镇江市重点加快一批公务机、商务机等项目推进速度,加大对美国私人飞机、德国模拟机等项目的招引力度。配套方面,加快园区内在建项目的建设速度,引导企业超前谋划对接国家C920大飞机实施计划,补充完善产业链条。并且加大对中航工业、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涉航央企民用产品项目的招引,引进建设一批成熟度高、投入周期短、产出效益快的项目,加速形成航空精密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飞机结构件、航空专用灯具和客舱设备及内饰、高档商务机和无人机制造及维修等配套产业集群。
目前,园区已集聚了一批航空航天重点项目。通过抢抓C919大飞机计划实施、低空领域逐步开放等重大机遇,先后引进了航天三院大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件、菲舍尔航空部件、赛菲碳化硅纤维复合材料等21个项目,总投资超150亿元。
在入驻园区以及与园区合作的企业中,既有FACC、ZO-DIAC、古德里奇等世界知名航空企业,也有中航工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龙头型涉航国有企业,还有逸帆、金航程等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产品涉及飞机机体结构件、飞机内饰、救生系统、地面检测设备、客舱坐椅、登机廊桥等,其中有8个项目的产品直接为C919大飞机配套。以平台载体打造创新体系
“建设专业平台,服务专业园区”。新区全力打造一流的航空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目前,一期13000平方米载体建设完成,航天三院先进保温和调温材料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轻型通用飞行器设计研究、安翔泰岳无人机研发平台三家子平台加快建设,即将正式运营。
新区与中国商飞、中航工业、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四大央企、三大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人脉关系,获取了一流的人脉资源。
据介绍,早在2011年6月,航空航天产业园申报通过了江苏省航空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创建;2012年5月,江苏省航空材料和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新区成立;2012年12月,组建了国内开发区首个航空航天产业院士专家顾问组,依托院士专家顾问组加速集聚航空产业高端人才,提升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人才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新区正加速成为全省航空航天领域科研和产业化的集聚中心。
此外,新区充分发挥省级航空科技平台作用,积极对上争取申报项目,优选孵化项目,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的沟通联系,全力争取帮助和支持,将对上争取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工程来抓。今年上半年,全力帮助航天海鹰、万桥重机两个项目申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振兴专项项目,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产业扶持资金3500余万元。
如今,航空航天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竞相发展,有媒体喻为是“翼”时代的到来,机遇与竞争并存。如何与“翼”时代同频共振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坚持科技创新,深化产业链延伸,构筑以航空航天产业园为载体、整机总装制造为引领、航空配套产业为支撑、通航关联服务为特色的现代化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体系,实现着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在“翼”时代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