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钻,成型刀,铣刀,锯片,非标硬质合金刀具,金属切削刀具,硬质合金制品,涂层铣刀,钨钢,carbide
新闻中心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投资新闻
 
美国侨报:中国文化患上“大师饥渴症”
新闻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3989    更新时间:2009-07-15 00:41:32    收藏此页

中新网7月14日电 美国《侨报》当地时间13日刊出署名文章说,中国文化患上“大师饥渴症”。年近百岁的季羡林辞世,在“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等耀眼的光环映衬下,各界的追思活动异常隆重,证明季先生在当今中国文化界具有高山仰止的地位。记得书法家启功离世后,很多人曾怅然于中国进入“无大师时代”。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的“文化大师”却如雨后春笋,“大师”称谓几乎成了负面流行语。




  文章摘录如下:


  年近百岁的季羡林先生辞世,在“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等耀眼的光环映衬下,各界的追思活动异常隆重,证明季先生在当今中国文化界具有高山仰止的地位。


  中国有“死者为大”的传统,在盖棺定论时饱受溢美也不稀奇,即使把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等等称谓都加在季先生头上,人们也不会提出异议。只是如“思想家”那样的头衔过于离谱,不但没有产生庄严感,反而徒增滑稽色彩。就像迈克尔•杰克逊死后,人们冠之以“世界天王”名号,这种吹捧似乎不是在怀念逝者,更像一种嘲笑。


  记得书法家启功先生离世后,很多人曾怅然于中国进入了“无大师时代”,他们例数中国的戏剧、教育、曲艺、美术、文学、书法等人文学科,对中国文化的创新能力表达了强烈质疑。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的“文化大师”却如雨后春笋,余秋雨、于丹等“大师”做派不足一论,单说近年走红的导演、作家、书画家、经济学者一概皆作“大师”状,以致“大师”称谓几乎成了负面流行语,与“专家”、“博导”一样饱受舆论诟病。


  出现这样的文化现象也不全是当事人的错,更主要的是有些人需要以“大师门徒”包装自己,利用大师的旗帜为商业利益服务。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社会似乎患上了“大师饥渴症”,加上有些人亟须炮制文化权威,借以彰显自己的成就,由此导致了“假大师”泛滥成灾。


  不幸的是,与世无争的季先生在有生之年沦为了这种世俗的牺牲品,他在《生命沉思录》中写道:“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轮回转生。现在,如果让我信一回的话,我就恭肃虔诚祷祝造化小儿,下一辈子无论如何也别播弄我,千万别再把我播弄成知识分子。”这难说不是他对残酷现实的莫大失望。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日本全面控制钓鱼岛布防第一岛链   下一篇:镇江沿江开发优势条件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联系方式 | 提高生产效率 | 企业文化 | 公司简介 | 营销网络 | 共同的价值观理念 | 刀具修磨中心 | 品质管理 | 经销商加盟 | 公司简介
邮件:tggj@gaintool.com 电话:+86-0511-83120560 传真:+86-0511-83129116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大港镇凤栖路77号
镇江市天工工具有限公司 © 2008-2010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7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