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江南的苏州、镇江在省内甚至在全国都可谓拥有“倚老卖老”的资格的,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两地同时升“府”,迄今,名正言顺的算是老牌“地级市”了。
说道苏州人们便联想到天堂,“天堂”原为宗教用语,是指天上神仙及世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极乐世界,后人逐渐用来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如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八个字还时常停留在人们口头上,以作为对苏州的赞美。
苏州自古富庶,汉武帝时已是“江南一大都会”。至唐朝,白居易称“江南诸州,苏最为大”;又说“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亦云“苏州名标十望,地号六雄”,是江南唯一的雄州。加之六朝以来,大批北方豪族纷纷南迁,建立众多私家花园,苏州独擅山水之美,园林之胜,物产之富,土风清嘉,与连年战乱的北方相比,无疑是人间天堂了。到如今,年复一年,苏州依然仍以第一的经济总量居江苏榜首,四方人士依旧趋之若鹜纷至沓来。
江河要冲,东吴故都,对于西吴的镇江,更像是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但眉宇间依然是器宇轩昂。拥有诸多别名的镇江,“千山所环,中横巨浸,形胜之雄,控制南北。”亦云“连冈三面而大江横陈,江旁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出穴。”
自隋唐漕运兴起到1858年受英人所迫辟为通商口岸,镇江就已成为太湖流域漕运及东南各地特产北运的必经口岸,在江南,仅次于苏州而居第二。
同苏州一般。同样自六朝以来,大批北方士族的南渡、定居,改变了镇江原有的一些风俗甚至语言,但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依然承载着灿烂的旷世风华。今天的镇江, 江苏地域最小,总人口最少,经济总量全省中等,但人均经济及民富却依然排列江苏前三列。
清雍正间,由广西布政使奏准,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以便选用官吏。
照雍正时的解释是: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县的等第高,字数就多,反之,字数就少。冲繁疲难四字俱全的县称为“最要”或“要”缺,一字或无字的县称为“简”缺,三字(有冲繁难、冲疲难、繁疲难三种)为“要”缺,二字(有冲繁、繁难、繁疲、疲难、冲难、冲疲六种)为“要”缺或“中”缺
清史稿说书,江南唯有苏州镇江“冲繁疲难”毕备,是"最要"只有两者别无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