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容 瓦 屋 山
句容近年打造中国最美乡村,随意间我想去感受一下最美的感觉.先说一下我的的游感,2个字表达"惊愕",这种纯美你不身临其境无法感知! 瓦屋山自然风景区地处句容袁巷丘陵山区,方圆约20平方公里,由十数座大小山峰组成,植被密布,泉涌溪流。三座主峰丫髻山、瓦屋山、马山山势相连,以海拔410米的丫髻山为靠背,瓦屋山、马山为左右扶手,组成一张硕大的“太师椅”,面对着碧波荡漾的上杆湖。
瓦屋山基本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良好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自然风景区山山皆秀,处处是景,许多自然景观有着神秘的传奇色彩。山在句容南端的袁巷,因为跟四川瓦屋山重名,因此改名为“九龙山”。
瓦屋山因山体状若瓦屋,故称瓦屋山。对工业发达的镇江而言,那里可称上“深山老岭”,人迹罕至。但也就保存下了几近原始的自然植被,风光秀美,令人陶醉。近两年,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我市将瓦屋山纳入有机农业圈,修建了一条公路,沿着瓦屋山脚,穿过山谷,蜿蜒向北,直至茅山。这条公路的贯通,使进出瓦屋山十分便捷了。

山谷中桃花油菜花各种野花盛开,从瓦屋山到茅山的乡间小路“茅周路”穿过生态农业区和水库,景色秀丽,清幽宁静。
我和网友相约于“文化传媒”版块“瓦屋山之行”。早晨7点三十分在镇江金聚德门口集中,时间一到,我们起程向句容瓦五山进发。路上,想队为我们讲解行程和友情提示,并让大家互相认识介绍网友大家。




我们的车子顺着一条山路进山了,在翠竹青松间逶迤穿行,美景纷纷叠现,真是步移景换,一路揽胜。一会儿在幽谷,翠竹挺拔,尽显绰约风姿;一会儿在山梁,杂树的枝丫纵横,在远处错落寒山的映衬下,仿佛是宋人的山水画展现在眼前;一会儿在山腰,只见前方是高悬的天空,路边兀立着几株老树,一种高远神秘的意境诱惑着你前行......

车子前行,再前行。一片水域映入眼帘。不知是何水库。水面并不大,但夹在两山之间,含着青山,映着蓝天,水色澄清,山色明媚,也别有风情。风从水面拂过,清新的山风携着甘冽的水气,沁人肺腑,直叫人张开大嘴,尽情地多吸上几口。沿着山路,油菜花,桃花,李花,满山遍野争艳开放.路上清风徐徐,花香鸟鸣.不知不觉约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到了。
第一站是到了一桃园庄户,下车后直入桃园,这时的桃花已经败落了,所乘无几,我们也没有感动失落,反而随便找了几棵还留有花的桃树留了下影后,大家挖起野菜来------小野蒜(今天早上,我和家人都尝过了我的手艺:小蒜、鸡蛋、干面搅拌----摊饼),每个网友都是满载而归。
就在车开往葛仙湖的路上,想队找了块油菜花比较多的田地,让我们在油菜花地里留了影,其中一位网友带了女儿一起来的,另外二个同事带来了二位小帅哥,其中一位小帅哥蛮会拍照的,他也不停地、换着花样地摆开了PS。真的,所有的网友们都特别地玩得开心,摆出各种各样地PS来!
第二站是"江南九寨沟" 。当车开到湖边路口时,由于路面修理,凹凸不平,迫使我们下车步行。下车后就被那湖光山色所迷住,那湖中的倒影、金黄的油菜田和那美丽的青山绿水相映照,美极了!个个都不放过此景,拿起相机拍起照来,那美景配美女的情景就好像真的到了九寨沟了!
第三站是葛仙湖公园。我们在此停留了一小时左右的时间,进公园观赏了美景,休息了片刻,拍照、登塔(幸运星期六免费开放)。
一小时之后,我们又上车往瓦屋山进发。车子在山区里的行程比较慢。我们到达山上已到了吃午餐时间。 下车即到了农家小院,准备吃农家菜。进入农家大院感觉不错,而且这里的空气、环都也蛮好的。这时的我们都一起来到了屋里坐了下来等待就餐。一会儿,满桌的农家菜做好了。农家菜的味道真不错,它的特点具备了土生土长的,没有污染,个个都是吃了个饱饱的,并喝足了纯正的老母鸡汤了。
网友们还在此农户家购置了蛋中人参------青壳鸡蛋,可谓是赛人参的,可想其营养呢?
最后一站就是采摘草莓。到了草莓地里,又被满大棚的草莓地所诱,那一垅垅的草莓,个大、鲜红、味道醇香、鲜甜,每位网友都是采摘了一篮子。有的网友是边采边品尝,包括二位小帅哥都品尝起来,吃的小嘴都是鲜红的,真的可以和草莓比美了!
小结: 《瓦屋山诱惑》的作者易洪彬此时突然发现户外运动是个未来巨大的市场,他于是萌生了一个念头:把瓦屋山这片美丽而寂寞的山水介绍给世人!易宏彬在瓦屋山中办起一个方便背包族的“山中客栈”——承仙农庄。在瓦屋山方圆30公里内,最美的地方在李塔水库,这儿群山四合,翠峰如屏,山水一色,有点像香格里拉的泸沽湖。老易就在水库的半岛上建了简陋、质朴的吊脚楼、木屋、竹楼、伙房,辟了平地,可以扎营、烧烤,也可吃山野农家饭,看美丽的山水。 除了背包族,休闲一族也很喜欢来老易的农庄,他们把这儿当作天然的氧吧,睡在松林中的吊床上,晃晃荡荡,图个清静、放松。也有的带一本书来翻翻,风翻到哪一页就看哪一页。夜晚了,弄点庄主会弄个篝火派对,点湖里的鱼、山上的菜、农家鸡,吃吃老酒,简直把这儿当作了“小资天堂”。 从2002年起,长三角周围的大中城市背包族就已涉足瓦屋山,但以今年最盛。在山中开办“承仙山庄”的易庄主介绍说,每天都有一批批的背包族前来,每个双休日都达到100多人,仅他的山庄开春以来就接待了3000多人。据他介绍,户外运动俱乐部已把瓦屋山当作特定的大本营,目前有上海的户外公社、野火,杭州的绿野仙踪、U3U4,南京的紫金山下、土人部落等长三角地区大中城市50多家户外运动俱乐部与他约定,把瓦屋山当作背包族们的自助游的第一站和拉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