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就是一本书,倘若她历史悠久,那便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一本耐人寻味的精彩篇章。我们可以沿着小街、循着巷陌来寻找历史的遗迹,我们也可以对比着闪光灯下的变化,感叹着这座古老杰作的沧海桑田、日新月异。
随着老城区的改造,我们的城市似乎要变得“面目全非”,我们享受着这种变化,但是却更享受着童年的那种安逸,那种祥和,那种与世无争,那种处处为善的百姓的脸上挂着的朴素的笑!
每每从遥远的异地回到家乡,我总要去一趟西津古渡,去感受那里的古老,去感受那里所熟悉的气息,家乡的味道。这里的石塔,这里的救生会,这里的巷陌与石阶无一不寄存着我们的童年,我们的故事,是的,这里很民国,这里很镇江。
我是一个怀旧的人,所以很想生活在一个没有历史的城市,但若要真是那样的话,我们可能会变的无法是从,一个没有历史的城市喂养出来的孩子是没有内涵的,他们不懂得历史,不懂得透过这一片历史遗迹去感受先人生存的艰辛,也更不会懂得现今生活的美好,也就不会懂得感恩于回报,是的,这是历史赋予人的,也是这座城市赋予人的。

独自骑着单车,在那民国的大西路上,感受着与繁华都市截然相反的静谧,感受着老街特有的幽深,感受着那种传统的生活方式,感受到这里才是真正的镇江,是的,这里很民国,这里很镇江。因为这里有着很民国、很镇江的老镇江人,他们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离我们似乎不是太过遥远的从前。这里的路上没有了西津古渡的青苔,但同样是给人那种沧桑感,那种要和你讲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故事.,难怪苏东坡会在千年之前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古老诗篇了。
老城改造了,但是人们对过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向往无时无刻不在脑海中迸发,他们拿着相机在巷陌间穿行,记下这历史,显然现在的一切多少年后再来回味,会觉得很有几分滋味的。虽不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流水江南,亦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大气磅礴。这里很民国,这里很镇江。因为这里有最真最美的诗意江南。我相信,古运河的改造会把那个从前流水楼台千家过,三山丛中万家灯的江南商贸重镇的旧貌向我们展示出来。十里运河,到处是商贾,小贩,酒楼,这似乎印证着大运河的辉煌,但却不知道是运河成就了城市,还是城市成就了运河。看着那老街,我们能够一眼看千年,我们能够享受那千年之前的繁华,是的,这里很民国,这里很镇江。因为这里的一切都印证着过去的繁荣。
回首千年,我们似乎看到了远古的古丹徒人在土地上劳作,我们似乎看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征发三千囚徒凿圌山,我们似乎看到了刘备在甘露寺里正和吴国太交谈甚欢,看着诸葛亮在西津渡和周郎紧张谋划着赤壁之战,看着祖冲之正在案上计算着圆周率,看着沈括在著着梦溪笔谈,看着辛弃疾登上北固山抒发着登京口北固亭怀古,看着苏轼和佛印大师下棋而输掉自己心爱的玉带,看到唐宋之际南北各地的商贾云集京口,看着南宋初年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看着乾隆帝七下江南到金山找寻其生父的传奇,看着那被恩格斯誉为“如果各地的抵抗都能像这里的,那么英国侵略者绝对到不了南京”的鸦片战争最后一战,看着那民国时期大西路作为省第一路的繁华。时光荏苒,当我们再次想起的时候,只能是感叹,只能是惋惜,只能是为之动情的呼喊。
很久以前就喜欢那首回到过去,而现在听起来似乎别有一番滋味了。似乎在传递着一种信息,一种凝重的历史音符描绘的协奏曲。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只在朝夕。忆江南千年情怀,只在古渡。千年风景,刹那间,旧景换新颜。这里很民国,这里很镇江。
 |